关注我们:

涨姿势!一文了解2018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

2018-08-17

来源:未知

分享到:


注:本文信息来自《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》 编辑 | 都保杰 微信 | ai_xingqiu 网址 | 51aistar.com 一年一度的世界机

注:本文信息来自《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》

编辑 | 都保杰

微信 | ai_xingqiu

网址 | 51aistar.com

一年一度的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,今天主论坛开幕,除了来自人工智能领域的各路专家学者做演讲分享之外,一份长达80余页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也新鲜出炉。

在当前中国,从政府高层到资本市场都在积极扶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,2018年这个热门行业又有着怎样的发展态势呢?存在着怎样的行业机会呢?下面跟随小编来过一下这份重磅报告吧。

其实,国际机器人联盟(IFR)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。工业机器人指用于生产过程与环境的机器人,主要包括人机协作机器人和工业移动机器人,而服务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、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机器人,主要包括个人/家用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,这份报告在考虑我国市场其他机器人需求后,根据应用场景将机器人划分为了三大类:

大面上,先说说世界机器人市场整体是个啥情况。报告称,2018年,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98.2亿美元,2013-2018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5.1%。其中,工业机器人168.2亿美元,服务机器人92.5 亿美元,特种机器人37.5亿美元。

而在我国,工业机器人市场约占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一,今年的规模预计达到87.4亿美元,据IFR统计,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13.8万台,预计2018年销量将超过15万台,其中关节型搬运机器人销量占比最高超60%, 是国内市场最主要的产品类型,另外装配机器人占比也在15%,还有直角坐标型机器人和SCARA机器人的份额正在提速扩大。

2018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8.4亿美元,同比增长约43.9%,其中,家用服务机器人、医疗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8.9亿美元、5.1 亿美元和4.4 亿美元,另外停车机器人、超市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机器人的快速发展,到2020年,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亿美元。

应用场景相对有限的特种机器人市场今年进入蓄势待发阶段,市场规模预计将达6.7亿美元,增速达到23.2%,其中,军事应用机器人、 极限作业机器人和应急救援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分别为4.7亿美元、1.5亿美元和0.5亿美元,极限作业机器人是增速最快的领域。

官方概括说的好,我国机器人关键技术突破与多元化应用取得积极进展,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自主研发与投资并购双轮驱动,行业龙头加速布局机器人生态系统。

聊完市场,再说说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地域特性。这里将全国划分为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、东北、中部和西部共6大区域,经调研,长三角地区在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基础最为雄厚,珠三角地区、京津冀地区机器人其次,东北地区虽有一定机器人产业先发优势,但近年来整体表现有限,中部和西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基础则比较薄弱。

长三角地区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上海、昆山、无锡、常熟、徐州、南京为代表的产业集群,机器人产业生态体系在国内相对功能完善、系统健全。2017年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03亿元, 产业平均销售利润率达14%。

珠三角地区则形成以深圳、广州、佛山、东莞为代表的产业集群,2017年珠三角地区机器人总销售收入达到90.4亿元, 其中深圳占比已超过一半达到55亿元,佛山15亿元、广州15亿元、东莞5.4亿元,2017年珠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平均销售利润率达到18%。

2017年京津冀地区机器人销售总收入达到54.2亿元,平均利润率为16%,北京重点布局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体系和生态环境,天津围绕机器人整机及配套零部件生产集群方面展开重点建设,河北在系统集成及特种机器人领域有一些建设。

在东北地区,哈尔滨、沈阳、抚顺等地在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有一定基础和积累,2017年东北地区机器人销售总收入为72.3亿元,位于全国第三,有新松、哈工大、博实股份等代表企业,机器人产业平均利润率达14%。

中部地区凭借地方政府有效的宏观战略布局和政策支持,积极推动包括机器人整机和关键零部件在内的产品研发、产业化应用、集成应用示范、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,已逐步在芜湖、洛阳、武汉、长沙、湘潭等城市形成产业集聚,2017年中部地区机器人销售总收入接近 52 亿元,中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平均销售利润率达 13%,洛阳、 芜湖和武汉三地相对贡献较多。

西部地区主要在重庆、成都、西安等地布局建设有机器人产业园区和典型企业,总体来说规模相对较小,2017年西部地区机器人销售总收入为42.2亿元,平均销售利润率为10%。

当各地产业规模和扶持政策兴起,存在的风险也逐渐凸显出来。报告指出,机器人产业资本杠杆的运用打破了原有制造业普遍遵循的“技术-产品-市场-收益”单向线性传导运作逻辑,目前机器人领域普遍存在的资本对接方式包括各类型产业投资基金、政策补贴、商业银行贷款、国有投资机构的战略投资、市场投 资机构的股权投资、企业自筹等。同时,地方财政补贴在以往单纯的资金补贴基础上,引入了产品补贴、研发设备补贴、上市奖励、绩效奖励和回扣奖励等方式。

然而机器人资本市场繁荣的背后存在一定的隐患:部分机器人企业产品本身没有多少利润可谈,或者只是将创意单纯停留在纸面,却凭借资本市场对目前投资创业风口的追捧不断获得融资,加大了投资回收风险,而部分风险投资机构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认识不足,认为机器人同O2O、共享经济一样投资回报率较高而且变现周期短,这种短视行为不利于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产业长期稳定发展。

另外,目前我国机器人应用人才缺口为20万人左右,且每年仍以20%至30%的速度增长,存在人才培养重研发轻应用的现象。

报告围绕业务规模、创新力度、品牌价值、投融资情况等维度,对目前国内相对较为典型的一批智能机器人企业进行了活跃度评价,具体分为三个梯队。当然我们看了看,这份梯队划分并不是太清晰,比如有的自动驾驶也被划分在机器人概念当中,仅供市场分析和资本标的提供一些参考吧:

最后,这份报告对国内机器人政策也提供了一些建议。

第一是顶层设计,包括树立正确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理念,加强政策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战略引导。

第二拓宽机器人企业投融资渠道,研究建立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引导基金,提高面向机器人产业的财政支持效率。

第三升机器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,包括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和标志性产品层面做突破,构建面向全行业的国家级机器人创新中心。

第四搭建机器人行业开放式资源共享平台,推动建设国家级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。

第五有序实施机器人产业应用示范工程,积极开展机器人在细分行业的推广应用,推进机器人产业区域差异化集聚发展。

第六完善机器人产业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,建立统一的机器人产业标准体系,提高机器人检测认证的规范性、一致性和采信度。

第七是机器人领域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建设,建立符合我国机器人发展实际的多层次应用型人才教育培训体制,和机器人行业高端人才跟踪评估体系。

人工智能浪潮下,机器人产业也成为了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核心切入点。近年来,我国机器人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,这里既有中央及地方主管部门陆续出台的政策规划,也有资本市场在风口上逐浪,然而,大力度之下不免要激起层层泡沫,风险也随之加大。

总而言之,多说无益,掌握核心科技才是硬道理,有产品有落地才是王道,绿色通道之下,日渐增生的产业垃圾需要开始高度警惕了。

如果你想了解最前沿的AI技术和场景应用

一网打尽AI世界的前瞻科技和深度报道

欢迎关注AI星球,并转发朋友圈为我们打Call~~

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创造优质内容的不竭动力

VR硬件评估more+
智能硬件more+

投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