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,人们能够从各个方面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捷——资讯、娱乐、电商、支付。
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,人们能够从各个方面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捷——资讯、娱乐、电商、支付。我们不得不承认,在过去30年间IT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如果把视野放得更长远,当下的人们正身处两次工业革命的过渡期:一个是被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革命,正在步入鼎盛时期;同时,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人工智能、清洁能源等新技术正在趋于成熟。
【智能汽车行业的三大势力】
用同样的视角去观察汽车产业,你会发现这个行业正在同时经历四场革命:
一场是汽车行业自身的制造和设计工艺的改进;第二场是从蒸汽机到电气时代,汽车行业能源仍停留在汽油柴油化石能源,需要进行电气化补课;第三场是汽车的信息化,汽车还停留在”功能机“时代,即便在汽车里,手机还是人们首选;第四场则是人工智能运用到自动驾驶、汽车控制。
毋庸置疑,当下是汽车行洗牌,既会带来汽车行业巨变,也是行业发展最好的时期。电动汽车不但改进了能源系统,也为汽车的信息化以及智能化奠定了基础。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观点更为深刻:算盘上是打不出互联网的,机械产生不了智能化。他认为,以电驱动的电动车,通过电机、电控等等才能产生智能化汽车的基础。
智能汽车行业有越来越多的新面孔出现,总的看有以下几大势力:
传统整车企业,拥有很强的汽车设计和制造研发实力,还有长期积累的渠道和品牌优势;而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小鹏、蔚来、乐视汽车,以互联网和自动驾驶作为最大卖点;以百度、斑马为代表地的第三方开放平台,从汽车操作系统角度切入市场,想分得一份羹。
在众多智能汽车的选手里,比亚迪作为早期入场的全能型车企,格外值得一提。
比亚迪在2003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,100%自主研发设计,解决了电动车的“电”的稳定和持久;在手机领域,早年诺基亚三分之一的手机是由比亚迪制造,占市场总量10%以上,比亚迪还是通信行业的先驱者;在整车制造方面,1995年成立的比亚迪拥有20多年的历史。
智能汽车产业链的电力、通信和整车板块的技术,比亚迪已经积累了20年。电动车领域更是先行者。早在10年前,比亚迪就已经开展车联网应用工作;8年前,在人们的质疑声中,比亚迪第一台智能大巴就在深圳上路。和其他车企相比,比亚迪是最早进入智能赛道的选手,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先发优势,是名副其实的C位出道。
【如何解决汽车场景痛点?】
场景即产品,没有使用场景的智能化都是耍流氓,智能汽车领域也不例外。无论哪家企业进入智能汽车领域,无论拥有多么高深的技术,或者多么雄厚的资本,都要解决汽车场景下人们的痛点需求。
解决智能汽车痛点,关键解决人与汽车的交互。除了尚有争议的自动驾驶技术,汽车智能系统作为人机交互的最常见的界面,连接人和汽车的每个功能模块,扮演着汽车的中控中心的角色。如果把汽车比作人的躯体,智能系统扮演的就是人的大脑和灵魂。
所以,优秀的人车交互系统才是智能汽车关键,而触屏作为移动交互的标配,应该在汽车里配什么样的屏幕、怎样交互却成了新问题,这里有两个痛点:
第一个痛点。手机屏是竖屏设计,是为了手持和握感,以及浏览信息流内容的需要;而平板和电脑屏大多为横屏,在浏览网页和观看视频时,可以有宽阔的视野。从应用角度看,基于手机的应用数量和种类十倍于平板,根本不在一个量级。横屏还是竖屏,就是一个艰难的选择。
第二个痛点,驾驶员一边开车一边用手操控触屏,不但交互体验差,还容易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,增加车祸隐患。安全是汽车的第一需求,智能汽车也不能例外。
上周有机会试驾比亚迪的唐系列电动车,体验了比亚迪最新的Dilink系统,居然看到这两个痛点被比亚迪迎刃而解。
Dilink系统解决横竖屏的方法非常巧妙:无论用户需要横屏还是竖屏,系统会根据需求自动旋转到需要的状态。比如,之前你在横屏状态下听歌,想要切换到导航状态,Dilink自动旋转到竖屏。这个方案完美解决了智能汽车屏幕的姿势切换问题。竖屏可以100%兼容手机应用市场里上百万个应用,横屏在播放视频节目时,有可以大视野全屏观看。
在实际测试中,Dilink不仅支持语音打开天气页面、自动导航、播放音乐,还能控制车内的空调、氛围灯、以及音量调整。在导航时,即便是复杂的句子,或者类似“我饿了”这类另类需求,也能在地图上给出贴心的搜索结果。
如果说横竖屏自动适配是Dilink的独门绝学 ,那么解决不动手操控汽车,就要靠双向开放战略大智慧。
Dilink一方面积极拥抱互联网和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,与百度等开放的AI智能平台合作,用最新的AI技术为Dilink赋能。同时,比亚迪还开放了DiLink智能网联系统,业史无前例地开放汽车几乎所有的传感器(总计341个)和66项控制权。
要知道手机只有十余个传感器,就衍生出百万量级的应用;如果比亚迪的传感器和控制权如果全面开放,将会衍生出一个无限可能的“超级汽车生态”。
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,比亚迪手机APP。手机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,比亚迪的手机云服务APP成为连接汽车与用户的又一连接,体验和Dilink的超大平板一样方便快捷:
无论远程提前打开车内空调,还是实时查看车辆车门/胎压/充电等状态,通过手机云服务APP均能实现。此外,云服务APP中的“一键寻车”、“一键寻桩”等功能,会在车主查询充电桩、寻找汽车带来极大便捷。
【结束语】
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。阿里连接了卖家和卖家,腾讯连接了人和人,百度连接了人和内容,我在《重创新》一书中提出的核心观点就是,只有成为重度连接,不断打磨产品才能成为人口级别的产品。
正如Dilink和云服务App连接了用户和汽车,汽车操作系统本质就是连接人和汽车、人和内容乃至人和服务的关键节点。未来在云端平台上,还会连接汽车和汽车,庞大的汽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,将会成为智能交通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,“智慧城市”也指日可期。
在手机行业,智能化是区别与功能机的一道风水岭;而现在,人工智能的出现,又将语音助手、人脸识别、图片识别功能在手机上把AI武装到牙齿,成为各大手机商旗舰手机最亮眼的功能。在全球各地,燃油车退出市场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,电动汽车将大兴于天下,人工智能与汽车工业的结合,未来将有无限想象空间。
比亚迪既有自家的独门秘籍,也有双向开放的大智慧。在未来,自动驾驶、智慧交通领域,或许都将成为比亚迪的新赛道。所以,无论这个行业涌入多少个玩家,比亚迪作为国内最早涉足智能汽车,技术积累颇为雄厚的车企,C位不会变。比亚迪也不会满足于现在的成绩,未来会推出越来越多让人打动用户的新功能和新产品。
智能汽车行业,选对了赛道,路就不会遥远。
王冠雄,著名观察家,中国十大自媒体(见各大权威榜单)。主持和参与4次IPO,传统企业“互联网+”转型教练。每日一篇深度文章,发布于微信、微博、搜索引擎,各大门户、科技博客等近30个主流平台,覆盖400万中国核心商业、科技人群。为金融时报、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,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,影响力极大,详情可百度。
-
电动车充电慢?北汽新能 电动车即将没电?开到换电站,全程扫描...
-
iPhone 8要出新皮肤?传苹果 美国运营商Virgin Mobile发给员工的一份内部...
-
Oculus视频负责人:VR将为电 你喜欢在看电影时吃爆米花吗?如果是的...
-
打破理所当然,OPPO Find 6 月 12 日,OPPO 官方微博发布最新产品猜...
-
不只是表,更是生活 Pac 说起智能穿戴产品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...